|
“中国南海台风模式预报系统”荣获2016年度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二等奖
“中国南海台风模式预报系统(TRAMS)的研发与应用”荣获2016年度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二等奖
中国南海台风模式预报系统,是华南区域气象中心实时运行的国家级业务预报系统之一,也是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主要发展的数值模式系统,在广东省实现气象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业务支撑作用。南海台风模式产品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,用户包括广东省气象台、广西区气象台、海南省气象台、香港天文台、民航气象中心、南海舰队等单位,用户一致认为模式提供的五天形势预报、台风路径、强度预报、降水预报等产品有很好的参考价值,体现出优异的路径预报性能,为台风预报预警提供很好的支撑,且运行稳定、及时可靠,在我国台风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2016 年全国台风专家组对各家数值模式台风预报进行评定,认为近五年来模式的路径预报水平进步显著。以 NCEP-GFS 为代表的全球模式和以广州数值(即南海台风模式)为代表的区域模式的24h和48h路径预报平均误差接近ECMWF-IFS模式。根据第八届全国台风及海洋气象专家工作组第二次会议评定结果,2015 年南海台风模式 24 小时台风路径预报仅次于 NCEP-GFS 和 ECMWF-IFS 模式,48 小时和 72 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与 NCEP-GFS 持平,接近欧洲中心 ECMWF-IFS 预报水平。
南海台风模式一天启动四次,00 和 12(UTC)预报 7 天,06 和 18 时预报 3 天,模式产品包括台风路径、强度、大风圈预报和华南区域降水、气温等要素预报产品,用户包括广东省气象台、广西区气象台、海南省气象台、香港天文台、民航气象中心、南海舰队等单位,近年来模式体现出优异的路径预报性能,系统运行稳定、及时可靠,为台风预报预警提供了很好的支撑。
2013 年台风“海燕”,南海台风模式产品通过英文网站为越南防御“海燕”提供气象支撑,并获得世界气象组织(WMO)肯定。2013 年第 11 号强台风“尤特”,中国南海台风模式提前 30 小时准确预报出“尤特”的形成,对“尤特”的 24 小时和 48 小时预报路径误差相对较小,对“尤特”的强度和降水预报也与实况接近,在预报服务中发挥了重大决策参考作用。2014 年第 9 号台风“威马逊是广东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台风,中国南海台风模式提前 4 天预报出“威马逊”的形成,提前 72 小时准确预报了台风登陆地点和时间,登陆时间误差仅半小时,降水预报与实况接近。2015 年强台风“彩虹”,南海台风模式提前 3 天预报了台风“彩虹”生成,24 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为 32.7km,48 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为 69.16 公里,“彩虹”发生正值国庆期间,南海台风模式的对“彩虹”的登陆路径预报始终直指湛江,给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参考作用。另外,南海台风模式在包括对 2012 年台风“韦森特”、2013 年强台风“天兔”、2015 年台风“莲花”等台风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中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,减少了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,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。
作者:www.grapes-trams.org.cn
编辑:www.grapes-trams.org.cn
来源:www.grapes-trams.org.cn
时间:2016/9/5 14:10:09
点击率:4684
|